来源:刘奥迪
清朝在国外竟然也有租界?这件事本来打死我也不信。
(资料图)
说到清朝,我们会想到啥?是鸦片战争?列强入侵?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大家眼中,清朝腐朽落后,西方列强的入侵,让没落的清朝成为“国中之国”,可谓是旧中国之耻。但是,清政府的海外租界确有其事,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租界)
租界是什么?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他国获取的租借地,多位于港口城市。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在上海成立了英国领事馆,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在上海取得了55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英国人的居留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租界,巴富尔可谓是中国租借化的始作俑者。此后租界在中国便不断强化,不可收拾。中华大地被列强瓜分的惨状,从《时局图》中便可窥知一二。
但是,内忧外患下的清政府,竟然也在外国得到了租界。其对象就是我们的邻居——朝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9世纪末,朝鲜李氏王朝的闵妃以"国王亲政"为由发动宫廷政变,时任执政者被迫引退下野,闵妃集团掌握核心政权。闵妃外戚集团一改大院君时代闭关锁国的政策,先于1876年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敞开国门,又积极与美国签订条约,奉行“开化自强”。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朝鲜迎来了一位明君,从此将走上富国强国的人生巅峰呢?其实不然。原来闵妃集团推行开放政策,只是为了维持权力罢了。改革非但没有改变朝鲜的困境,反而让日本渗透进了朝鲜内部。此时,不满于闵妃集团荒淫无度生活的大院君和人民,感到十分不满,发动了“壬午兵变”。
(朝鲜租界区)
清政府与朝鲜是宗藩关系。此时,作为宗主国的清政府,看着小弟内部大乱,不得不出手控制一下局势了。
于是清政府马上出兵,控制住了朝鲜的政局,并派出陈树棠与朝鲜进行谈判。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抵达朝鲜汉城(今天的首尔),陈树棠便立即与朝鲜政府谈判,要求在港口城市设立清朝租界。不久后,与朝鲜政府签订了《仁川华商租界章程》《元山华商租界章程》等,在仁川、釜山、元山等地取得了清朝租界。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清政府没落之际,还能在外国设立租界。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
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朝战败,朝鲜的租界被日本夺去。《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朝鲜与清政府签订一切条约全部作废,朝鲜政府于1896年2月与清政府重新拟定了外交条约,这就是《中韩通商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废除清政府原来的租界,但允许中国人在原来租界范围内经商及生活。
现在这里已变成了韩国的唐人街,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亲自去看看。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