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5月20日上午,2023上海科技节开幕。
【资料图】
在上海科技节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在陈凯先看来,上海科技节既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也是大众的节日。他认为,目前在青少年中存在一些不了解科学以及疏远科学的现象,社会和舆论应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个人兴趣,尤其是激发他们对科学深入探索的兴趣。
“我想推荐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以及关注点,选择性地参加最喜欢的(上海科技节)活动。”陈凯先说,“可选择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可以到科研单位参观,去了解某一领域的具体科研工作情况,了解科技工作者是怎么进行科学研究的?也可以参观一些科技陈列馆和展览馆,比如天文馆和科技馆等。”
他表示,比如像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就是一个非常大型的、有代表性科学装置,对青少年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从小了解科学,选择自己将来愿意学习、愿意从事的领域。
不能只停留在使用层面,要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奥秘
陈凯先院士认为,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正在不断丰富,部分青少年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福祉以及生活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不了解科学以及疏远科学的现象。
“我记得我们在读中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把从事科学研究以及成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作为个人的热烈追求,但我感觉,现在有部分青少年在这方面的意愿并不强烈。”陈凯先说。
他期望社会和舆论能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个人兴趣,引导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并且通过扎实的学习,努力奠定基础,将来在科学事业中作出贡献,以此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短视频、书籍还是线下活动,这些方式并不相互排斥,可以多管齐下激发青少年兴趣”,他说,短视频可以比较快速地吸引人,但难以把一些科学原理和知识讲得深入透彻,“我觉得在初期入门时,可以多发挥短视频的作用,在人们想要了解更多时,可以多看一些深度科普内容。”
但同时,陈凯先表示,“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现在科技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很多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简洁方便,但也导致大家容易只停留于使用的层面,而不去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奥秘。”
对此,陈凯先院士提出,激发他们对科学深入探索的兴趣非常重要。他说,“现在社会各方面应该努力引导青少年去理解和掌握他们观测到的奇妙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以便他们将来能进一步地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人工智能促进大众科普
陈凯先院士提出,人工智能(AI)技术会进一步拓展科学知识在社会层面的普及程度。“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不只是科学传播,它对科技发展的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我们很难评估影响的具体程度,但可以感觉到它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但他同时表示,现在人工智能尚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后续还会不断深入突破,所以一方面要有幻想,敢追求,另一方面要从找到确切的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把这个领域的各方面做好。
陈凯先院士以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为例。“比如生物医药的研究。它跟人工智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还需要做很多扎实的研究工作,包括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包括生物医药研究的算法以及各种应用场景(的落地)。”
(原题:《陈凯先院士:智能化虽方便,但不能不了解原理》)
标签: